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财务共享未来图景(1)

来源:首席财务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2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财务共享获取到的数据是提高财务共享地位的关键,也是与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点。财务共享是与业务的第一接触点,具有对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有力条件。 传统的作业类工作向智能化

财务共享获取到的数据是提高财务共享地位的关键,也是与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点。财务共享是与业务的第一接触点,具有对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有力条件。

传统的作业类工作向智能化转型,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传统的作业类工作向全业务主体、全业务范围转型,不计成本的纳入企业内各个分子公司的核算、资金等更多的财务业务,以获得全企业最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提高信息质量、数据获取时效……这些都是财务共享助力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未来几年的财务共享发展方向会有哪些变化?

共享业务范围方面

我们可以将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范围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作业类工作,遵循标准化规则执行,如核算、资金、税务等;一类是管理支持类工作,如数据支持、风险管理等。

因黄庭坚多用拗句,拗句不符合平仄规则,很难进入集句诗,但朝鲜的一些诗人还是在集句诗中用了黄庭坚的一些诗句。如林惟正《题高城三日浦》:

传统的作业类工作的业务范围,根据企业对财务共享的定位不同,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定位,一类是管理需求定位。

(3)除了对涉密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和所有文件的新建、删除、修改、打印等操作记录进行监控外,还要对使用者、用户、计算机、权限进行审计。

所以,也不要质疑为什么中国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很多只是一个费用核算的集中,其中主要很可能是基于此的历史原因;当然,另外一方面可能其对中国企业财务共享尚未有很深的理解:很多企业的财务共享已经默默低调的深耕这个领域很多年。

只有符合业务规模大、重复性高、作业标准化、易系统化等特点的工作才能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传统的费用报销、资金结算等工作属于此类,无论服务主体范围属于哪个行业,对于财务共享作业都类似。

此类工作也正是因为其标准化、系统化、影像化的特点,最适合目前流行的智能化转型。在此,我们将智能化称为一个统称,包括自动化、RPA、人工智能、B2B对接等,分别讨论以何种策略落地。

(1)对于服务定位的业务,首推自动化。服务类工作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无论是流程类工作还是制度审核类工作,都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规则。流程类自动化主要依托于信息的传输、动作的触发、信息的简单处理等;此类业务更多需要技术的支持,偏向多环节、多动作的整合。而制度审核类自动化,偏向在一个环节或者一个动作上,依托大量数据信息根据大量规则进行计算处理。

从财务共享的标准化体系就能看出来,会计审核记账类标准化文件以制度为主,在审核环节可能涉及上百个经济事项上百页A4纸的审核规则,而资金类标准化文件是以流程为主,更强调的是操作步骤和环节是否正确。

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比看,人工智能思考的功能是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处理更复杂的工作。什么能够带来更复杂的工作?企业经营业务更多、更繁杂,会导致财务工作更复杂。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可以有如下结论:只有大型的、业务多元化的企业或者业务不规范的企业才更需要人工智能算法在财务作业(只是财务作业,不含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而小型、业务单一的企业或者业务非常规范、非常标准化的企业,根本就无需智能算法或者无需复杂的智能算法。

其次,场内杠杆资金规模庞大。今年股市有三类杠杆资金,一类是场内的两融资金,第二类是大股东质押,第三类是上市股东存在的信托或者资产管理计划,这里面又可分为明和暗两条线,明的是已经公告加杠杆的资产管理计划,如员工持股计划,暗的是通过“借新还旧”托股价的坐庄资金。据统计,今年6月各大股指全面暴跌前,这三类资金估计规模在5万亿左右,与2015年通过加杠杆进入股市的短线资金规模相当。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这些资金首当其冲。

从实务来看,流程的自动化更成熟一些,数据、动作的来源和标准化更容易实现。而制度审核的自动化更复杂一些,除了以上影响外,数据来源是目前制约制度审核自动化的瓶颈。对于会计审核记账的工作,我们太多的类似发票、清单、合同、签字等纸质或影像化数据信息,此类信息无法直接给到系统规则去自动处理,其必须通过OCR、众包等模式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

我们把B2B平台对接定义为一个总称,其核心的思想是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线上化。类似常见的商旅服务,从员工出差计划开始,出差申请OA提交、OA与费控对接冻结预算、费控与商旅平台对接预定机票酒店(员工无需垫付无需获取发票)、系统自动或员工在商旅平台确认事项发生、商旅平台推送电子发票和行程信息费控自动生成凭证、费控与资金系统对接完成支付、费控和银行与会计档案系统对接完成档案归档。在这个场景下,领导只需审批(预算和标准内甚至无需审批)、员工仅需确认事项发生,全流程无需会计和出纳任何操作。

从会计审核的纸质资料看,理论上讲,根本不可能统一字体字号、统一位置,而且对于手写的文字更无法识别。

目前来看,将需要识别的信息以众包的形式完成数字化转换是非常好的办法。会计作业众包依托互联网,将影像信息和电算化信息极致拆分后,分发给互联网大众,由其根据提示提取需要审核的信息。已经植入到平台内部的审核规则自动将提取的信息和相关电算化信息比对,完成审核工作。我们将规则自动化称为规则机器人也未尝不可。

(2)B2B平台对接。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数字化转换还有一种从根本上的解决方案,即不产生类似发票、清单这类系统外的、纸质或影像的数据信息,直接通过系统实现即可。

从实践经验看,OCR的技术在短期内仅能对类似身份证影像件这样固定尺寸、所识别信息在身份证上固定位置、固定字体、固定字号、最低清晰度的基础上方能有效识别;即使是增值税专票,当部分信息打印位置略有偏移或清晰度不够都无法有效识别,而且识别错误的信息不能有效提示,所以鸡肋的是,当OCR识别完成后,还需要人工再逐一核对。

设想,当企业全部的对外采购都可通过此模式处理呢。再设想,当企业内部ERP系统都与财务系统对接,财务审核类工作是不是就真的没有了?

在IA领域,还有RPA和有型机器人,也属于人的代替,但我更愿意把他们单独归类。

拓展下,从资本市场看,在B2C、O2O、共享经济的风口过后,B2B模式正在蓬勃发展,除了大型企业在发展电商等线上业务外,类似阿里、京东等整合类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并进入企业服务领域。而类似各种找字头独角兽的崛起,以及如B2B生鲜配送的美菜网,更是在整合整个行业的资源。

再拓展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线上化,在应用层面解决了财务处理、财务自动化的问题。但其背后所产生的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海量数据才是最有价值信息。财务自动化只是应用了海量数 据 的 很少一部分,这部 分数据在风险管理、业务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应用最有价值。

不过,从目前企业实践看,企业外部平台的对接面临集中采购管理、采购灰色利益、预算管理思路等问题。据了解,此方面已经落后一些跨国公司近10年。而企业内部ERP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也面临各自为政、各管一摊的现状。

(2)计算机网络教学重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很多高校把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作为教学的重点,未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因此,才出现在毕业生就业前后进行“二次教育”的社会现象,这也充分地说明了高校理论和实践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总之,职业自主性建立的服务使用者情境指的是社工是否为了迎合某种权力关系而开展服务,或者是被利用而开展服务,一线社工是否扮演了专业的角色。研究发现,一线社工开展专业服务主要考虑从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出发,但都表示会面临来自于国家层面的压力,如行政指标、政策指引,社工会选择各种灵活的措施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和评估需求,也非单纯的活动,而是渗透着社工的专业理念和知识。

OCR,代替人的眼睛识别影像内的文字转换成结构化数据;语音识别,是否有一天,财务共享审核岗不用键盘和鼠标,直接对着手机说出“审核不通过,错误类型为发票错误,原因是第三张发票抬头错误”;自然语言处理,直接对各种语言的翻译;决策树之类算法,类似人类一样思考,把看似复杂无序的规则捋出规则来;机器学习,对规则的校验和补充,看算法捋出的规则是否有正确的结果。

单纯从任何一种技术看,其处理结果都有一定概率,对于财务处理而言就是正确率。能够真正提高概率的,可能是几种技术或算法的综合应用。

通过对活动产出的分析,该项目带来的效益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了培训对象的技能、服务意识、职业竞争力,提高了该单位相应领域的水平等。如对“认证的学员数量”这一项产出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5个方面进行分类、细化、量化。

(3)人工智能,讲的太多,噱头太多,真正能够落地的很少。简单理解,人工智能就是替代人去识别、思考、判断和做出决定。如果把自动化定位为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代替脑力劳动。专家讲,只有将识别、思考、判断、做出决定和自动化协同应用时,才能称为人工智能(AI),如果只使用其中一种,只能叫智能增强(IA)。

对于财务工作中更多的审核判断工作看,我们需要更多用来思考的技术,即算法。而算法,需要更多的数据。所以从技术大拿们出的书里来看,算法和机器学习很早就有,之所以最近大放异彩,是因为有了海量数据和大幅提高的计算能力。海量数据的来源,又是因为有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大幅提高的计算能力来源于硬件能力的提高,从CPU到GPU到TPU。

这么看,OCR能够产生更多的结构化数据,B2B对接将经营事项线上化也能产生更多的结构化数据,更能支持人工智能的实现。但是,B2B对接已经通过自动化模式减少了很多工作,人工智能岂不是无计可施?

并且,财务工作有准则、税务政策等条款的约束,应该是标准化的,而标准化的制度规则只需要自动化就可实现,无需智能化判断。

对于自动化而言,一方面要求数据和规则高度标准化;在流程里,仅接受唯一的数据、唯一的指令,输出唯一的数据、唯一的指令。在制度里,只有符合计算规则的数据才能运算。另一方面,要求数据和规则变化不能太频繁;数据和规则是以代码的形式呈现出来,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带来开发量的增加,带来系统的变化。

3.与下级的沟通难题:当领导将工作压力传递到我这一层级时,由于我不知道如何与下级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了大部分压力由我一个人进行承担,没有将工作压力继续向下级传达。由于我的层级与下级员工的观念和动机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沟通出现了问题,出现我说我的他们干他们的情况,最后就成了整个检修现场最忙碌的那个人就是我,安排完这边的工作又要去另外一边帮忙,然后再回来发现之前安排的工作没有按照我的意思完成我还需要再次返工,甚至在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后收到了“瞎指挥”“瞎忙活”的评价。

(4)RPA,最大的特点是实现非侵入对接,是在规定时间、固定位置的鼠标点击或输入固定信息的系统外挂,是流程类业务自动化的补充。RPA一方面补充各类信息系统与邮箱、office办公软件等独立应用之间的自动化处理,一方面防止系统对接过程中风险在系统间的传递。当然,实施RPA还要计算产出比,测算RPA的开发及维护投入,是否能够替代一段时间内的人工成本。

针对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文献[1]的测量方法为参考,设计了测量链路,研究了互调发射测量数据随被测发射机与干扰信号源间链路衰减量变化的规律,提出了通过调节测量链路衰减量以实现互调发射抑制比的精确测量方法.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操作性较好,能够准确测量多种类型的互调发射抑制比,易于实现自动化测量.

其实RPA技术早在其他领域使用,只是财务共享将原来分散的工作标准化后集中处理,给RPA的应用带来场景。

RPA对业务场景的要求极为严格,要求每个动作要非常标准化。加之投产比的考验,从实际工作中看,资金、数据、报表等业务中涉及流程操作的场景可能相对更能够应用RPA。

伟翔上班,我在家里做家务。只是,每天我都刻意地留了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健身房,或者报名去各种学习班,渐渐地,我有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伟翔打电话回家说有应酬时,习惯性地先说对不起,尽管我的心里很失落,但我还是说:“没什么对不起的,玩得开心点。”

从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场景看,包括非直连银行账户网银流水的导入及初步对账、财务报表单体法人出具后通过邮箱分发、销项开票信息的传递与开票等适用于RPA。

有型机器人类似,制造领域最多的是机器臂,人形机器人在消费领域尚未成熟,在财务领域尚未能够看到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即使是机器臂、收单机器人这类的应用,花费上百万的投入,真的能够有有效投产比么?至少我们目前尚未看到有可用场景。

2、以管理需求为定位的业务范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增强数据质量,提高数据获取时效。

此类业务抛开了传统财务共享对业务规模大、重复性、同质类的要求,只要是在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法人主体,只要与财务报表有关的业务,都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

在海拔749~985 m之间选取人工落叶松林、次生白杨林、次生混交林、成熟混交林及成熟针叶林等5种典型的森林类型,其中,落叶松林和白杨林林龄超过50 a,成熟针叶林超过400 a。取样时每种森林类型设置4个独立的20 m×20 m的样方作为重复,每个样方之间至少相隔50 m,以避免边缘效应,保证样方的独立性(Digweed,1995)。使用 GPS记录各样方的地理信息。

以阳光保险财务共享业务为例,保险主业除了重复性高、业务量大的费用核算、总账核算、资金结算,我们还接入了其他专业类核算业务,以及月结年结、法定报表出具等。除了保险主业全部会计、资金业务外,还接入了非保险主业类似基建、物业、惠金所(P2P)等30多家子公司和航运险事业部、稽核检查事业部等10多个事业部。后者的业务特点是业务量少——每月单据几十或一百来单,核算的专业性与保险主业差异非常大。此类业务投产比不合理,处理时效相对来说不高,但为了达到管理需求依然将此类业务纳入共享业务范围。

此点也能回答有些企业在考虑筹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一个疑问,即我们公司业务多元化非常明显,公司之间的业务都不相同,如何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呢?答案是,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是为了降低成本,那就只能从那个行业都会涉及的费用核算、资金支付、应付核算等业务集中,如果是为了达到财务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的目的,那就不要把成本降低放在首位。

1、以服务为定位业务范围,其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当我们有管理需求为前提时,很多传统模式下不能理解的事情就能理解了。比如财务共享内部提倡不分主体不分地域的随机性派单以达到多地备份或防止舞弊的目的,比如说财务共享提倡尽量使用同一个供应商的系统以保证共享作业平台的唯一性、数据的一致性,此类在管理需求面前,可能会变为共享内部分团队分法人主体分系统进行业务处理。

当然,此类模式下,并不是一味的区别对待一直下去。系统的分别部署和使用也要有规则,尽量把同质类业务不同供应商系统的数量控制在2个。管理需求类业务范围内,是否也有同质类工作可使用传统共享的分业务、分流程的量化绩效管理等高效处理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描写语体使用的多为有标记的句型,如名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而叙事语体则多使用最常见的动词谓语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谓语句都是完成叙事功能的句子,其中还得关注这类句子中的施事和受事的语义特征,叙事语体的主位在语义上生命度较高,叙事性程度根据施事成分与施事的基本特征的符合程度相关,陈平(1994)曾经对原型施事特征进行了概括,其主要特征包括:1)自主性,2)感知性,3)使动性,4)位移性,5)自立性等五项,看来对叙事句型还必须结合句法成分和语义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传统集中的方法先把管理需求类业务承接,但需要用做传统业务的方法本着降低成本的目标优化下去。

管理支持类工作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财务共享管理者,在保证日常财务工作能够高效的完成之外,我想他们应该一直要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在挖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价值方面,最近在研讨中有如下结论:企业财务管理有两个需求直接与财务共享相关,一个是数据需求,一个是接触业务。数据能够有效反应经营问题,接触业务才能对经营进行有效管控,在业务服务中融入管控措施可能是管理的精髓。

为什么有此结论,我们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本质分析: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能够将保证全集团相同的经营事项反应在相同的财务指标内;规范化能够保证全集团的经营事项正确的反应到财务指标内;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强调信息化建设。以共享为核心的企业经营分布式呈现,全国各地的经营信息通过信息系统汇总到共享集中处理,必然带来经营事项的线上操作和影像化操作。信息化程度越高,线上操作越多,越能收集更多的经营数据;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强调人员集中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日常的核心工作即在实时接触业务,在业务服务中融入管控更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在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下,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财务共享工作趋向透明化,通过持续培训、现场监督等措施能够保证各项管控措施落地执行,信息化系统同时能够做到对落地执行的措施进行有效监控。

再加强下,从财务共享业务范围的未来分析:

财务共享业务自动化、智能化、线上化程度越高,带来的数据量越大;OCR等技术、众包等模式的出现,将原来无法使用的非结构化数据完成了结构化转换,数据量和数据维度更是得到有效增加;而智能化转型对标准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化必定带来数据易用性的大幅提高;

根据管理需求,财务共享纳入的法人主体范围和财务业务范围的扩大,促使财务共享横向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在接触业务落地管控措施方面,自动化、线上化的变革取代了之前很多的人为操作,能够让财务通过系统把前端业务看透彻;根据管理需求而扩大的服务范围,也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看问题更综合、更有效。

综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发挥管理支持的职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2.1 培训方法 由专职耳鼻喉科专科护士对实验组的社区护士实施培训,35~50个学时,形式包括:①举办学习班:2010年10月10—15日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头颈部肿瘤患者护理和新技术》学习班。②临床见习:耳鼻喉科专科病房临床实践,熟悉健康教育方法,练习专科护理操作。③统一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对完成培训的社区护士进行统一的理论、实践操作考核。④喉切除术后患者院外访视模拟示教:由专科护士模拟访视过程,统一访视标准,传授交流沟通技巧。对照组不给予培训,直接考核理论及专科实践。

1、数据支持。一方面,在质量有保证、多维度、跨时间深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等方法,能够在风险管理、预算管理、机构监控、企业经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此类数据支持更强调的是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多业务数据交叉分析、财务前后端场景分析、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技巧,数据分析的需求次之;另一方面,以数据分析需求为主,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战略财务、业务财务需要什么数据,我们提供什么数据;

举例来说,在数据深度和广度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将某一个主体5年的某项数据连贯的对比,是否可以将某一个指标横向的多个主体对比;

在多业务交叉分析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把企业供应商数据与HR系统员工及员工家属信息做对比;我们是否可以给员工画像,他们在提交单据的时候有什么行为习惯,当行为习惯发生变化时关注是什么原因;

在财务前后端场景分析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把商旅的出差数据做详细对比;曾经见过某互联网公司,将商旅行为数据里的入住日期做分析监控哪些人是在周六入住周日离开,哪些人出差是同性但是分别住的房间。

1.3 麻醉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8例,其中3例第1次腰穿失败后立即改全身麻醉,其余121例患者均为全身麻醉。

在海量数据面前,数据分析充满无限的遐想和魅力。

2、风险管理。财务共享是财务职责与企业经营的接触点,并且接触面和接触频率越来越大,是财务风险最后的屏障。

在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在资金、税务、核算、系统等方面识别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将风险提示给企业前端;同时梳理风险等级体系,组织建立风险屏蔽及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地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中。

其次,借力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后,从专业方面的需求就明确了,当有需求的时候,数据分析就可以有针对性。

从实践看,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控制措施修订到财务共享的标准化体系中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传统的财务思维更多的是记账的合规性,对企业风险管理不敏感。所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建议由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承担风险管理引导、意识建设、工具和方法培训等职责,共享内部所有职责处室承担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措施建立等职责,并且明确业务团队负责人是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设想,从经营类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财务共享不再是管理支持的职责,而是上升到直接参与管理。因为,传统的总部战略财务已经脱离了具体的执行性财务工作,经营风险的发现和屏蔽只能依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向前端业务财务提供指导,从沟通效率方面考虑,直接制定管理政策更直接。

(本文出自令才汇公众平台,有删节)

文章来源:《首席财务官》 网址: http://www.sxcwgzz.cn/qikandaodu/2020/0512/332.html

上一篇:共享第一线
下一篇:IA新趋势:从口号到现实

首席财务官投稿 | 首席财务官编辑部| 首席财务官版面费 | 首席财务官论文发表 | 首席财务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首席财务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